中微子股票外汇课程
㈠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届获奖情况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时间 获奖人及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 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 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嗪诱导体
1903年 S . A .阿伦纽斯(瑞典人) 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 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 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 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 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 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 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 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 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 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 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 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 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国人) 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 (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 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 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
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 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 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
F.贝吉乌斯 (德国人) 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 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
I.J. 居里(法国人) 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 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 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 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W. M. 斯坦利(美国人)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 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
K.阿尔德(德国人) 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
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
R.L.M. 辛格(英国人) 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 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 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 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 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 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 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 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
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
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
G. 波特(英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M. 艾根(德国人)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 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
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 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 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
G. 威尔金森(英国人) 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国人) 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 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 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 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 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 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
G. 维蒂希(德国人) 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 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
F. 桑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
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 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 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 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
H.A.豪普特曼(美国人)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
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
1987年 C.J.佩德森、
D.J. 克拉姆(美国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J.M. 莱恩(法国人)
1988年 J. 戴森霍弗、
R. 胡伯尔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H. 米歇尔(德国人)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 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 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 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 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 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
M. 莫利纳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F.S. 罗兰(美国人)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
H.W.克罗托因(英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R.E.斯莫利(美国人)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
J.E.沃克尔(英国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C.斯科(丹麦人)
1998年 科恩( Walter Kohn) 发展了一套量子化学方法理论,分析分子的性质和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
波普( John Pople)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 使“运用激光技术通过化学反应观测原子在分子中的运动”成为可能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1951 J.D.科克罗夫特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E.M.珀塞尔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 美国
1953 F.塞尔尼克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1954 M.玻恩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1955 P.库什 美国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 美国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1956 W.肖克莱 美国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 美国
J.巴丁 美国
1957 李政道 美国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杨振宁 美国
1958 P.A.切连柯夫 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 前苏联
I.Y.塔姆 前苏联
1959 E.萨克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 美国
1960 D.A.格拉塞尔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国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 德国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1962 L.D.朗道 前苏联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维格纳 美国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M.G.迈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 德国
1964 C.H.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苏联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罗夫 前苏联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1965 R.P.费曼 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 美国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莱 法国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1967 H.A.贝特 美国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1968 L.W.阿尔瓦雷斯 美国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 M.盖尔曼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1970 H.O.G.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 法国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971 D.加波 英国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1972 J.巴丁 美国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 美国
J.R.斯莱弗 美国
1973 B.D.约瑟夫森 英国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江崎岭于奈 日本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I.迦埃弗 美国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1974 M.赖尔 英国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A.赫威期 英国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1975 A.N.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B.R.莫特尔孙 丹麦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国
1976 B.里克特 美国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丁肇中 美国
1977 P.W.安德孙 美国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J.H.范弗莱克 美国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国
1978 A.A.彭齐亚斯 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 美国
P.L.卡皮查 前苏联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1979 S.L.格拉肖 美国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 美国
A.L.萨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罗宁 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 美国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国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 美国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1982 K.威尔孙 美国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1983 S.钱德拉塞卡尔 美国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 美国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1984 C.鲁比亚 意大利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 荷兰
1985 K.V.克利青 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E.鲁斯卡 德国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 瑞士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 瑞士
1987 J.G.柏诺兹 美国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 美国
1988 L.M.莱德曼 美国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 美国
J.斯坦伯格 英国
1989 N.F.拉姆齐 美国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 德国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 美国
1990 J.杰罗姆 美国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 美国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纳 法国 液晶基础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国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1993 J.泰勒 美国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 美国
1994 C.沙尔 美国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尔 美国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 美国
1996 戴维.李 美国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奥谢罗夫 美国
R.C.里查森 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 法国
菲利浦斯 美国
1998 劳克林 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斯特默 美国
崔琦 美国
1999 H.霍夫特 荷兰 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荷兰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生理学医学奖
历年生理学医学奖
时间 获奖人及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 未颁奖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 未颁奖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发现血型
1931年 O.H.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谢林顿
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G.R.迈诺特
W.P.墨菲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G.H.惠普尔(美国人)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H.H.戴尔(英国人)
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C.P.H.达姆(丹麦人) 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
E.B.钱恩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H.W.弗洛里(英国人)
1946年 H.J.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 C.F. 科里
G.T.科里(美国人)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A.何赛(阿根廷人)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年 E.C.肯德尔
P.S.亨奇(美国人) 发现肾
㈡ 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呢
直线被认为是无限长的,而直线的两端在无限远处却是重合的,你认为这个数学观点正确吗?如果你再深入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空间与时间、维度等)的知识,你就不会为你所提的这个问题纠结了。
爱因斯坦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宇宙是“有界无边”的,即宇宙的空间是有限的,但你不可能找到它的边界。所以现在无需讨论宇宙之外的什么,因为按照我们对宇宙的定义,一切物质、能量、空间、时间,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下面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描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推论。
不可能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宇宙。
假如宇宙是无限的,那么每一颗恒星的光线都将会终结于另一颗恒心的表面,以至于星星发出的光将会和太阳一样亮。即使被其它不发光物质阻碍,那么这些物质也将被加热到和恒星一样发光为止,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存在白天和夜晚。唯一的解释就是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宇宙,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
我们现在的宇宙必须在有限久的过去诞生,恒星必须在有限久的过去开始发光。简而言之也就是宇宙没有达到热平衡。 哈勃的发现证明了这点,那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
爱因斯坦给我们描述了 一个多维的时空。也就是说宇宙是有限的,只是没有边界,这正如地球的表面,虽然有限,但却没有边界,只不过地球的表面是二维的,而宇宙是四维的。
㈢ 世界历史年代表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2年 朝鲜战争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 —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71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6.9 毛泽东逝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科技: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
1974: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970: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3:首次载人航天成功
外交:
195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万隆会议
1971: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
1972: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1979:中美建交
1997.7.1 香港回归
1999.12.20 澳门回归祖国
2001 北京申奥成功,亚太夺得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体育:1984:许海峰为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
㈣ 汉朝使节中郎将
冷冻胚胎” 可以让生命静止吗?
答最近,一件由于家庭不幸而引发的官司,将一个陌生的名词“冷冻胚胎”推到了大众眼前。事情的起因是,一对夫妇因...
回答者:fengfeixue0219 (分子植物学在读博士)
“一滴海水”照片是真的吗?
【奇思妙想】距离超新星多远,才会被中微子辐射害死?
【真相问答机】可利用感冒药制作毒品?
冷冻胚胎” 可以让生命静止吗?坏脾气,赖遗传?要懂什么,妈妈才夸你会买东西?更多
xiaojing岁月1
四级
财富值:1050
4
我的提问
226
我的回答
您已经帮助了6172位网友
去帮助更多的人吧
问题分类
手机提问
电脑/网络
硬件常见软件互联网
生活
服装/首饰美容/塑身购物
医疗健康
内科妇产科人体常识
体育/运动
足球篮球健身
电子数码
手机/通讯照相机/摄像机
商业/理财
股票财务税务创业投资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外语学习
社会民生
法律求职就业时事政治
文化/艺术
文学历史话题书画美术
游戏
网络游戏单机游戏
娱乐休闲
音乐电影动漫
烦恼
夫妻恋爱情感情绪
资源共享
视频共享音频/歌曲共享
地区
北京上海山东
更多提问 等待您来回答
我关注的关键词我关注的分类为我推荐的问题
分类:书画美术华语流行乐法律时事政治求职就业设置分类
㈤ 2001-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马来西亚奇迹的启示
马来西亚的成功应该同时通过两个角度来考量:一个是分析经济繁荣的原因,另一个是探寻我们这个世界的和睦相处之道,这不仅仅要通过宽容,还要通过尊重、分享人性的共同点并协力实现共同目标才能实现。
http://bbs.cqzg.cn/viewthread.php?tid=566887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具有美国及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2/20021010/838607.html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以表彰他们在“分析经济时间数列”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cl/rw/nbehjz/28263.shtml
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卡内基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校区的基德兰德教授(挪威公民)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邦储备银行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nz/nobel/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41011/23151070991.shtml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0/10/content_3602550.htm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09/content_5182087.htm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5日晚7时揭晓 )
http://www.jyb.com.cn/zt/xwzt/gjjyzt/t20071009_117288.htm
㈥ 股票里的一手是指多少股呢买一次最少要买多少手
㈦ 引力波概念股有哪些
奇葩的引力波概念股
“引力波”的发现无疑是全人类的里程碑式事件,因此,其概念也成为了股民们热炒的对象。这不,才没多久,一批“引力波”概念股便横空出世。只不过,看着这一只只概念股,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奇葩”感。
以下便是刚出炉的概念股名单:
引力传媒(603598)+波导股份(600130):引力波概念龙头股,名字就华丽丽沾上边的,这年头有个好业绩不如有个好名字;
昆仑万维(300418)、四维图新(002405)、三维丝(300056)、三维通信(002115)、三维工程(002469)、一心堂(002727)、世纪游轮(002558):时空旅行概念股,这下世纪游轮说不准又有20连板的底气了、红太阳、世纪星(000005)、神州信息(000555):天体概念股,除了名字外,真找不出和天体概念相关的地方了;
天神娱乐(002354):宇宙哲学与神学观概念股,不得不说,又是拖了名字的福;
中兴通讯(000063)、烽火通信(600498)、北斗星通(002151)、中国卫星(600118): 据说,引力波的穿透能力比中微子还要强,或许可被人类用于星际通讯领域。真是越听越玄乎!大族激光(002008):激光这玩意,一看就是跟太空关系扛扛的,貌似还靠点谱。
㈧ 股票000009中国保安代表的公司最擅长制造哪种商品
公司主营业抄务包括房地产、新能源、医药三个部分。旗下拥有电池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进军日韩成效卓著;三元材料龙头天骄科技技术储备雄厚,上述两家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已具备领先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公司进一步壮大打开空间。宁波拜特测控与深圳大地和着力布局电动车配件市场,拜特专注于动力电池检测设备、BMS、充电柜,深圳大地和则在电动车电机及其控制器领域走在行业前列。公司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㈨ 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如果那么尽天又是什么呢
请你看一看现在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一篇演讲稿:《宇宙的未来》
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在非常早的时代,预言未来是先知或者女巫的职责。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火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周围人牧师把她们的咒语翻译出来。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当这些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会被消灭,要么其国王会被杀害。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引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至忽视其巫师错预言的这个事实。事实上,国王在捍卫特莫皮拉隘道的一次拯救斯巴达并最终击败波斯人的行动中丧生了。
另一次事件,利迪亚的国王克罗修斯,这位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有一次问道:如果他侵略波斯的话会发生什么。其回答是:一个伟大的国王将会崩溃。克罗修斯以为这是指波斯帝国,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国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场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
近代的末日预言者为了避免尴尬,不为世界的末日设定日期。这些日期使股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里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这些预言家经常为他们显然的失败找借口解释。例如,第七日回归的创建者威廉·米勒预言,耶稣的第二次到来会在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10月22日。当这个日期通过又没有发生什么事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当然,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人们只要想到天气预报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我们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发现了制约在所有正常情况下物体的科学定律。我们仍然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启始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便是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变得完全不同。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在地球大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于的数量极,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我们除了给出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后作具体的天气预报。
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如何工作。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我们相当地肯定。地球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和金星相撞。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会不会积累起来,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太阳和其他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我们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就离开得越快。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胀: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背景给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证据。你只要把代的电视调到一个空的频道就能实际观测到这个辐射。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斑点的小部分是由太阳系外的微波引起的。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它只能把食物加热到绝对温度的2.7度,所以不能用来温热你的外卖皮萨。人们认为这种辐射是热的早期宇宙的残余。但是它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从任何方向来的辐射量几乎完全相同。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已经非常精确地测量了这种辐射。从这些观测绘出的天空图可以显示辐射的不同温度。在不同方向上这些温度不同,但是差别非常微小,只有十万分之一。因为宇宙不是完全光滑的,存在诸如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局部无限性,所以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必须有些不同。但是,要和我们观测到的局部无发规性相协调,微波背景的变化不可能再小了。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够相等到100000分之99999。
上古时代,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样的事实,对于他们而言毫不足怪。然而,从哥白尼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一颗行星,而该恒星又是绕着我们看得见的不过是一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发位。所以我们必须假定,在围绕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背景也是相同的。这只有在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以及膨胀率处处相同时才有可能。平均密度或膨胀率的大区域的任何变化都会使微波背景在不同方向上不同。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均匀,所以人们可按照一个单独的数,即两个星系间的距离来描述它。现在这个距离在增大,但是人们预料不同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正在降低这个膨胀停止并使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这和启始宇宙的大爆炸相当相似。大挤压是被称作奇性的一个东西,是个有无限密度的状态,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这就表明即便在大挤压之后存在事件,它们要发生什么也是不能预言的。但是若在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连接,就没有合理的方法说一个事件发生于另一个事件之后。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发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该临界值,它将不会坍缩,而会继续永远膨胀下去。其密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如此之低,引力吸引结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著的效应。星系们会继续以恒常速度相互离开。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发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即使我们加上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气体云的质量,它仍然只把总数加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然而,我们知道,宇宙还应该包含所谓的物质,即是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东西。暗物质的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存在恒星和气体的巨大的饼状聚合体。我们观测到它们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但是如果它们只包含我们观测到的怛星和气体,则旋转速率就高到足以把它们甩开。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足以把这些旋转气体星系牢牢抓住。
暗物质的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我们观测到星系整个空间中分布得不均匀,它们成团发集中在一起,其范围从几个星系直至向百个星系。假定这些星系互相吸引成一组从而形成这些星系团。然而,我们可以测量这些星系团中的个别星系的运动速度。我们发现其速度是如此之高,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体系抓到一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需要的质量比所有星系总质量都要大很多。这是在这种情形下估算的,即我们认为星系已具有在它们旋转时把自己抓在一起的所需的质量。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人们可以对我们具有确定证据的那些星系和星系团中的暗物质的量作一个相当可靠的估算。但是这个估算值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这样,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观测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发膨胀下去。再过五十亿年左右,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它会肿胀成一颗所谓的红巨星,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邻近的行星都吞没。它最后会稳定成一颗只有几千英哩尺度的白矮星。我正在预言世界的结局,但这还不是。这个预言还不至于使股票市场过于沮丧。前面还有一两个更紧迫的问题。无论如何,假定在太阳爆炸的时刻,我们还没有把自己毁灭的话,我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恒星际旅行的技术。
在大约一百亿年以后,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已经把燃料耗尽。大约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不是变成白矮星就是变成中子星,中子星比白矮星更小更紧致。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黑洞还更小,并且具有强到使光线都不能逃逸的引力场。然而,这些残留物仍然继续绕着银河系中心每一亿年转一圈。这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余下的会渐渐发在中心附近更近的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最终会集中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不管星系或星系团中的暗物质是什么,可以预料它们也会落时这些非常巨大的黑洞中去。
因此可以假定,星系或星系团中的大部分物体最后在黑洞里终结。然而,我在若干年以前发现,黑洞并不像被描绘的那样黑。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讲,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定义很好的位置和定义很好的速度。粒子位置定义得越精确,则其速度就只能定义得越不精确,反之亦然。如果在一颗黑洞中有一颗粒子,它的位置在黑洞中被很好发定义,这意味着它的速度不能被精确发。所粒子的速度就有可能超过光速,这就使得它能从黑洞逃逸出来,粒子和辐射就这么缓慢发从黑洞中泄漏出于来。在一颗星系中心的巨大的黑洞可有几百万英里的尺度。这样,在它之内的粒子的位置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粒子速度的不确定性就很小,这表明一颗粒子要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逃离黑洞。但是它最终是要逃离的。在一个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能花1090年的时间蒸发掉并完全消失,也就是一后面跟九十个零。这比宇宙现在的年龄要长得多,它是1010年,也就是一后面跟十个零。如果宇宙要永远膨胀下去的话,仍然有大量的时间可供黑洞蒸发。
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泛味。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然而,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还未被我们探测到,它会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值。这种附加的暗物质必须位于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觉察到了它对星系旋转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性证据的物质呢?其理由在于,那怕宇宙、现在只具有十分之一的临界值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如果在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密度大了一万亿分之一,宇宙就会在十年后坍缩。另一方面,如果那时宇宙的密度小了同一个量,宇宙在大约十年后就变成基本上空无一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看来可能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它。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有智慧生物去诘问这样的问题:密度为什么这么接近于临界密度?如果这就是宇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经探测到的更多物质。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对于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已经足够。
然而,许多人不喜欢人择原理,因为它似乎倚重于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样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这种探索导至极早期宇宙的暴涨理论。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经不加倍过。正如在遭受极端通货膨胀的国家每隔几个月价格就加倍一样。然而,宇宙的膨胀更迅猛更极端得多: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这样,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宇宙就应包含足够的暗物质,使得密度达到临界值。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必须存在的额外的暗物质会是什么呢?它似乎和构成恒星和行星的正常物质不同。我们可以计算出宇宙在大爆炸后的最初三分钟的极早期阶段产生的各种轻元素的量。这些轻元素的量依赖于宇宙中的正常物质的量而定。我们可以画一张图,在垂直方向标出轻元素的量,沿着水平轴是宇宙中正常物质的量,如果现在正常物质的总量大约只为临界量的十分之一,则我们可以得到和观测很一丰度。这些计算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对于几种不同的元素得到观测到的丰度这个事实,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如果存在暗物质的临界密度,那么其主要候选者可能是宇宙极早阶段的残余。基本粒子是一种可能性。存在几种假的候选者,那是些我们认为也许存在但还没有实际探测到的粒子。但是最有希望的情形是中微子,我们对它已有很好的证据。它被认为自身没有质量,但是最近一些观测暗示,中微子可能有小质量。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并发现具有恰好的数值,中微子就能提供足够的质量,使宇宙密度达到临界值。
黑洞是另一种可能性。早期宇宙可能经历过所谓的相变。水的沸腾和凝固便是相变的例子。在相变过程中原先均匀的媒质,譬如水,会发展出无规性。在水的情形下会是一大堆冰或蒸气泡。这些无规性会坍缩形成黑洞。如果非常微小的话,它们由于早先描述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的效应,迄今已被蒸发殆尽。但是,如果它们超过几十亿吨(一座山的质量),则现在仍在周围并且很难被探测到。
对于在宇宙中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它对宇宙膨胀的效应是唯一探测其存在的方法。由测量遥远星系离开我们而去的速度便可确定膨胀的减慢程度。其关键在于,光离开这些星系向我们传播,所以我们是在观测在遥远的过去的这些星系。人们可以绘一张图,把星系的速度和它们的表观亮度或星等作比较,星等是它们离开我们的距离的测度。这张图上的不同曲线对应于不同的膨胀减慢率。向上弯折的曲线对应于将要坍缩的宇宙。初看起来观测似乎表示坍缩的情景。但是麻烦在于,星系的表观亮度不能很好地标度离开我们的距离。不仅在星系的本征亮度存在相当大的变化,而且还有证据说明其亮度随时间而改变。由于我们不知道允许的亮度演化是多少,所以我们还不能说减慢率是多少:它是否快到使宇宙最终坍缩,或者宇宙会继续永远膨胀下去。这必须等到我们发展出更好的测量星系距离的手段后才行。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减慢率没有快到使宇宙在今后的几十亿年内坍缩的程度。
宇宙在一千亿年左右既不永远膨胀也不坍缩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前景。我们是否有所作为使将来变得更加有趣呢?一种肯定可为的做法是让我们驾驶到一颗黑洞中去。它必须是一颗相当大的黑洞,比太阳质量的一百万倍还要大。在银河系中心很可能有颗这么大的黑洞。
在一颗黑洞中会发生什么我们还不很清楚。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允许这样的解,它允许人们进入一颗黑洞并从其他地方的一颗白洞里出来。白洞是黑洞的时间反演。它是一种东西只出不进的物体。在宇宙的部分可能会有白洞。这似乎为星系际的快速旅行提供了可能性。麻烦在于这种旅行也许是过于迅速了。如果通过黑洞的旅行成为可能,则似乎无法阻拦你在出发之前已经返回。那时你可以做一些事,譬如讲杀死你母亲,因为她一开始就不让你进入黑洞。
看来物理定律不允许这种时间旅行,这也许对于我们(以及我们母亲们)的存活是个幸事。似乎有一种时序防御机构,不允许旅行到以前去,使得这个世界对于历史学家是安全的。如果一个人抽以前旅行,似乎要发生的是,不确定性原理的效应会在那里产生大量的辐射。这种辐射要么把时空卷曲得如此之甚,以至于不可能在时间中倒退回去,要么使时空在类似于大爆炸和大挤压的奇性处终结。不管哪种情形,我们的过去都不会受到居心叵测之徒的威胁。最近我和其他一些人进行的一些计算支持这个时序防御假设。但是,我们过去不能将来永远也不能进行时间旅行的最好证据是,我们从未遭受到从未来来的游客的侵犯。
现在小结如下: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闪去预言将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至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